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重回八零,我破了命案九千宗

第1203章 莫斯科的情况

  

  

陈小雪和小董都不是第一次出国了。

  两人乘坐着飞机,一路上飞行了好长时间,终于降落在了莫斯科。

  现在还是夏天,所以这里的温度并不是特别的冷。

  走在大街上,你甚至可以看到穿着清凉的俄罗斯女孩。

  刚来的第一天,他们在这里办理了通关和入住手续。

  随后就在莫斯科最好的酒店定下了两个房间。

  来到这里陈小雪谁也不认识,两眼一摸黑,除了陈青峰给她的一个电话,她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去找有关部门谈论飞机购买的事情。

  买飞机到底要用多少钱?

  还有飞机买回来之后,到底还需要什么相关的手续?

  陈小雪一概不知。

  但是,如果把什么都弄懂了,再到这边来,也许就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做生意的,从来都不是把什么事情都想好了之后再行动的,因为那样一来,商机转瞬即逝。

  既然没人做过,那就不如让自己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而眼下陈青峰介绍的朋友就是他和小董唯一的指望了。

  晚上,到了下午五点多钟,陈小雪在电话联系了对方。

  对方一开始还有些疑惑,但很快,小董流利的俄语就说明了来意,然后对方就转换成了英语。

  这下陈小雪也听得懂了?

  “好的,我的朋友陈青峰已经把你们的事情告诉我了,听说你们是来这边做生意的,恕我直言,在苏联,现在生意可不好做,最好的生意就是走私,咱们还是当面说吧!”

  陈小雪也稍微知道一些,托斯托耶夫好像是内政部的官员,对方既然连走私这种事情都说出来了,那说明真没把他们当外人。

  晚上,托斯托耶夫独自和他们在莫斯科的餐厅见了面。

  双方坐在餐桌前,陈小雪对于俄罗斯的菜肴不是很熟悉,因为平时她接待的大多是港商或者是内地的商人,吃饭一般都去钓月楼。

  虽然首都有一家非常正宗的莫斯科餐厅老莫,但是陈小雪的业务目前还暂时停留在国内,这是她第一次涉足国际业务。

  不过小董面对这种场景,就得心应手了起来。

  毕竟她是外经贸部的官员,每次出国都要经受礼仪培训。吃西餐这种事情自然不在话下,那简直是手到擒来。

  虽然说陈小雪是陈青峰的妹妹,但是小董几句话就和托斯托耶夫聊得起劲儿了。

  “我说了,现在整个苏联的生意都不好做,轻工品生产不足,如果你们想要工业原材料,钻石什么的,我倒是可以想想办法,不过这些东西都必须用美元支付!”

  “我们想要飞机!”

  突然一句话,托斯托耶夫差点没一口酒喷出来。

  “什么,飞机,战斗机吗?你们是代表中国的军工采购方过来的吗?”

  “不是,我们想用那种可以承载很多人的民航客机,就是民航公司用的那种!”

  “那种!”

  为什么是飞机?

  来之前陈青峰曾经跟陈小雪解释过,苏联那边现在的情况就是工业品生产不足,尤其是轻工业品,还有食品之类的。

  这种现象早在陈青峰上次去苏联的时候就发现了。

  所以他们这边应该很迫切的需要进口这一类的商品。

  但是这几年全球石油价格下降,苏联的外汇收入大幅度减少。

  国内财政实在是困难。

  所以苏联方面很有可能出售这些工业品来换取进口的必需品。

  飞机这东西不需要运输,只要申请好航线自己就可以飞回来,但如果是其他的东西,还需要用车皮从指定地点拉回来,这样一来,生意就麻烦许多。

  托斯托耶夫也没有想到他们的野心这么大。

  不过他虽然在内政部算是个中层干部,可毕竟只是个小人物,这种生意也不是内政部能够插手的。

  ……

  “让我想想,我确定你们不是在开玩笑!”

  “不是,我可以和你们交换,比如这些!”

  托斯托耶夫看着陈小雪从随身带来的袋子里,拿出了一些国产的东西,很多都是图册,然后他仔细的翻阅了起来。

  图册上的内容琳琅满目,有服装,有日用品,有日化商品,还有各种罐头和酒类。

  单是酒的样式就有很多,甚至还有葡萄酒之类的。

  看着这些东西,托斯托耶夫有些不确定的说了一句。

  “这些你们能有多少?”

  “无限量供应,只要能买到飞机的话!”

  “无限量供应,那你们怎么运过来?”

  “如果交易谈成的话,我们可以向国内申请专用的运输线路,找有关部门申请车皮一火车一火车的给你们拉过来,在边境交割或者直接运送到你们指定的莫斯科,当然运费方面咱们还可以协商……”

  托斯托耶夫看着这些东西他心里明白,现在很多东西都是限量供应,有钱都买不到。

  尤其是罐头一些东西,在莫斯科黑市上,要比食品商店里贵上好几倍,可是很多老百姓在商店里却买不到,要不然也不会有黑市被滋生出来。

  眼下的莫斯科只是维持着体面,虽然大家有房子住,家里有各种家用电器,比如冰箱电视,甚至有的人还买到了自己的汽车,可是他们的冰箱里空空如也,每天煮妇都在为锅里煮什么食物而发愁。

  甚至爱喝酒的人要等上好几天才能从商店买来一些限购的伏特加。

  所有人都对这种情况不满,但作为政府官员,托斯托耶夫清楚,只要莫斯科不乱其他的事情。那些高层根本不在乎。

  他们在乎的只是莫斯科基辅,这些地方能够维持稳定,毕竟这才是这个庞大国家最基本的基本盘。

  至于那些远东地区,情况可能要比莫斯科严重的多。

  托斯托耶夫身在内政部就曾经看到过好几起工人闹事的档案。

  格鲁吉亚的煤矿工人,就因为发放的肥皂觉得不公平,然后就愤然不愿意下井工作。

  除此之外,还有波罗的海沿线,那些地方,甚至诞生了一些违背政府的组织。

  而一切的根源就是因为大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差。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