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重回八零,我破了命案九千宗

第1206章 三路专家

  

  

西北某省铁路沿线一处偏僻的地点。

  这里连通向铁路的公路都没有,所以抵达现场之前,陈青峰他们乘坐越野车在空旷的沙石地上行驶了大概一个多小时。

  可到了现场之后才发现,现场的搜救工作还没有结束。

  一列绿皮火车,此时歪七扭八地倒在铁路一旁的岔道上,而铁路的路基还有周边的铁轨也被炸的四散分离。

  陈青峰和刘处长赶到现场。

  很快负责现场的同志就来向他们报告了。

  “报告,我是现场的临时负责人……”

  “这边的情况怎么样!”

  “来了很多领导,我们临时搭了个帐篷,领导们都在帐篷里商量情况呢!”

  听到这句话,刘处长也不再问了,于是跟着陈青峰一起走进了帐篷。

  果然一进去之后发现帐篷里正在开会。

  “同志们,这一次省厅还有铁路公安系统,都非常重视,哦,刘处长也来了!”

  “你看主持会议的人一眼认出了刘处长,周围的同志都在窃窃私语,议论这位处长到底是何德何能!”

  可很快负责主持会议的领导就向大家介绍了一下。

  “同志们,这位是部里刑侦处的刘处长,这位是……”

  “他是我们部里的刑侦专家陈青峰,我特地把他也一起拉上了!”

  “陈青峰!”

  “他就是陈青峰!”

  很快帐篷里就炸了锅,很多人都在细细的打量陈青峰,毕竟这位能人可是系统内部的知名人物,破的案子很多都是全国闻名的大案。

  更何况,这家伙也不是那种经常在办公室里指挥的人,有的时候他甚至亲赴一线。

  当年,关东二王手持几把手枪从哈松一路杀到了关内,结果就落在了陈青峰的手上。

  要知道当年那可是部里挂名的一号大案。

  多少警力,多少武装人员围追堵截都没有把这两个悍匪给拿住。

  据说当时陈青峰一个人在山上,就把这两个人给办了。

  以前是耳听为虚,这一次到眼见为实了。

  “同志们,现在我们欢迎刘处长给我们指导一下下面的破案方针!”

  “同志们,我也刚到,指导谈不上,现在的情况到底怎么样,有哪位同志能先介绍一下!”

  “我来,我是来自省厅的邹强,目前我们主要是以搜救工作为主,侦查工作还得放在搜救工作的后面,毕竟人命当先,另外既然部里已经派了专家过来,我们省厅这边也派了我们本省的专家还有公安系统也派来了系统内部的专家,大家正在商讨眼下这起案件,我们初步判断这是一场蓄谋的爆炸案,爆炸物目前还不清楚到底是在车厢还是在铁轨里,现场遗留的痕迹很乱很复杂……”

  “哦!陈青峰同志,你在国外的时候曾经参与过空难案件的调查,这个案子国内罕见,你觉得现在应该怎么办!”

  陈青峰思考了一下。

  “我觉得是这样,现在还是以搜救工作为主,不过我们也不是说就这么等着,可以先从前期的一些资料着手,铁路部门能不能先给我们一些这辆列车上乘客的资料,还有,这附近有没有什么人烟,寻找目击者打听一下,看看最近有没有什么陌生人经常跑到铁路这边……”

  陈青峰说了一句,然后邹强却突然有些尴尬的看向了一旁。

  “怎么了?”

  刘处长看出来了。

  似乎自己来之前负责这里的人有些难为情。

  “没事,嗯,铁路公安系统来的汪老师,刚才指导我们说,首先要寻找被炸的最碎的尸体,因为被炸的最狠的很有可能就是犯罪嫌疑人本人……”

  “是汪建华老师吗!”

  “对!”

  流程上听完,颇为感慨的说道:

  “原来是汪建华同志,我之前就听过你的大名,项目大啊,这次你也参与进来了……”

  “不敢当!”

  “看来陈青峰同志和汪建华同志两位的意见有些不一致,同志们,咱们商量一下,最好拿出一个一致的方案!”

  汪建华掏出一支烟来,没有说话。

  这种场合陈青峰也不适合说话。

  汪建华的名字陈青峰是听说过的,在铁路系统非常有名。

  除此之外,他还在现场认出了另一个人,虽然之前没打过交道,不过以前他在石门工作的时候,去首都接受荣誉,当时就见过这个家伙。

  所以沉默许久,陈青峰首先叫出了对方的名字。

  “白胜强!”

  “啊?陈总,咱们见过吗?”

  “以前见过,之前在首都接受部里表彰的一次,当时我记得好像还有老曾……”

  “哦!我想起来,你看我这个记性,对对对,咱们以前确实见过……”

  “行了,大家都不是外人,不管是来自铁路系统的,还是来自省厅的,或者我们部里来的同志,我们现在集聚在这里,唯一的目的就是把这个案子尽快侦破,找出凶手,目前这个情况,救助伤者搜寻死者肯定是最重要的,但问题是我们怎么在这种情况下尽可能保留现场,同时还要发现证据……”

  陈青峰想了想,汪建华比自己年纪大,人家提出的建议也不是没有道理。

  “我想先听听汪老师的想法!”

  听到这句话,汪建华原本严肃的眼神也逐渐缓和了下来。

  “啊,我就是凭着经验说的,我认为这一次的爆炸很有可能发生在车厢里,因为车厢损毁的迹象实在太惨了,而且目前伤者和死者的人数也没有统计过来,不过根据现场的幸存者,据说爆炸的时候,车厢里曾经传来了一阵强光,然后还有男人和女人争执的声音,所以我是基于这一点判断,像确定车内乘客和爆炸案之间的关系……”

  “有道理,陈青峰同志,再说说你的想法!”

  “汪老师说的有道理,不过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真正的看过现场,但是从现场遗留的照片来看,我认为炸药是埋在车外面的,理由是铁道上的钢轨被损毁的太厉害了,爆炸产生的高温融化了一部分铁轨!”

  “可是如果爆炸发生在车厢里,瞬间产生的高温也有可能这样,我们来之前已经拜访了附近的居民,他们说爆炸发生的时候,现场燃起了几丈高的火球……”

  很明显汪建华和陈青峰的意见不一致。

  而这个时候,案件的现场只能由一个人来主导。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